全國各縣市 火化場 合法禮儀社 合法墓園寶塔 合法生前契約
粉絲團
銀髮生死教育
兒童死亡教育
生死教育
那要怎麼辦
喪葬禮俗
寵物天堂
性別平等
殯葬自主
多元尊重
臨終處理
身後事
遺囑/繼承
預約葬禮
臨終關懷
生前契約
喪禮流程
悲傷輔導
慎終追遠
名人說生死
生死文選
好書共享
生死教育短片
電影分享
殯葬文書
喪葬費用
禮儀用品
消費權益
墓園/寶塔
殯葬革新
死亡藝術
環保自然葬
產業動態
禮儀公司
殯儀館
禮儀師
喪禮證照考試
專訪演講
殯葬新聞
殯葬論壇
殯葬政策

 

別人家辦喪事,不相干的人請閉嘴!

建立新喪葬倫理觀─殯葬自主、學習尊重

 

一般辦喪事,家族全體親屬和友人都會齊聚一堂共商後事處理事宜,或給予各種協助,但也因親族友人意見紛沓,往往造成主喪家屬困擾,甚至左右為難,不知所措。事實上,因應社會變遷,國人應重新省思並建立一種適合時代需求的「殯葬自主‧學習尊重」新喪葬倫理觀,即亡者生前若有預囑,應完全尊重,而所有親友也應多尊重主喪家屬的需求與意見,依自己的輩份與亡者親疏關係,學習「大耳朵、小嘴巴」或「大擁抱、閉嘴巴」的關懷原則與態度。

很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經驗,即家中辦喪事時,長輩親友、街坊鄰居陸續前來關心,每位都很熱心地給予建議,甚至積極指導喪葬禮俗做法,同一種禮俗可以有好幾種做法,這個說「人家我們那邊習俗都嘛……」,另一位又說「不是啦!依照古禮是要……才對」或說「你們年輕不懂……正確做法是……」,親族越多的意見更多,困擾也越大,把主喪家屬搞得心慌意亂,加重悲傷,不知所措。 其實,很多人都忽略一件事,即辦理喪事的家屬真正需要的協助與關懷是什麼?是「你一言我一語」式的喪禮建議?是各地不同風俗的儀節作法指正與教導?還是聽從權威意見採取哪一種葬法?靜下心來反思,辦理喪事的家屬會不會更需要的是大家的傾聽和同理?希望大家能了解亡者想怎麼辦後事?是不是有交代如何辦理?家屬們又希望如何送行?又家屬們是不是在治喪期間需要親族友人安靜的同理?理性有禮的尊重?溫暖真誠的關懷?我們能不能在家屬真的需要幫忙、向我們求助時,才適度介入,具體根據家屬和亡者需求提供喪葬事宜協助?

以往農業社會以大家庭型態為主,治喪重視倫理輩份,隨著時代變遷,個人認為我們應建立適合時代需求的「殯葬自主‧學習尊重」新喪葬倫理觀。這種喪葬倫理觀有四個層次,最核心第一層便是大家都建立生前自己做主並預囑的善終觀念,自己的身後事自己決定且做好各種準備;第二層是核心主喪家屬,除了亡者的重要親人、直系親屬外,生前與亡者關係緊密的親友也應列入,這些核心主喪者除了要尊重亡者生前預囑外,彼此都應互相傾聽大家的意見,透過民主協商,圓滿喪禮。

而第三層則是至親長輩和親友,如果我們不是核心的主喪親友,或是並非亡者生前親密往來的親友,則不管輩份,都應學習「大耳朵、小嘴巴」的尊重原則,多一點傾聽,少一點意見,一來可以減少主喪家屬的困擾,二來才能給予家屬最適切的關懷。舉例來說,喪禮中伯叔姑姨都是亡者的手足至親,如果主喪的是兒女,以輩份來說,伯叔姑姨的意見都應該被高度尊重,但是並非所有的伯叔姑姨都與亡者很親,又若伯叔姑姨的意見與亡者生前預囑相違,每人一個意見,主喪家屬就會很為難,聽與不聽都很困擾。因此,我們都應自我評估,若自己是與喪家平日往來很親密的伯叔姑姨,且很了解亡者,那麼才適度的依狀況提供意見和協助;若不是往來很親密者,治喪晚輩也能自行協商處理,就只要予以尊重和關心即可,儘量少給不必要的建議。

至於第四層親友或街坊鄰居,平日裡與亡者和其家人關係普通,僅為一般關係親友,那麼,最好就不要熱心給一堆建議和作法,也不要熱心地想為喪家做什麼,可以的話,秉持「大擁抱‧閉嘴巴」的尊重原則,只要給予主喪家屬寧靜有禮的關懷就可以,如果真的很想幫忙,可以先詢問喪家:「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?」如果對方說不用,那就不要過度熱心,這就是最好的關懷與協助。

以往大多數的人預立遺囑,都僅針對財產,醫療決定和身後事都完全「丟」給兒女或家人處理,事實上,這種作法某種程度是在「為難」晚輩或家人,陷他們於「困境」。醫療和身後喪葬自己預先做決定並完成交代,不但能完成自我生命實現,還能維護自己最後的生命尊嚴,晚輩和家人只要學習「尊重」,其他都不用傷腦筋,豈不創造雙贏,何樂而不為。 (本文作者/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講師郭慧娟)

 

 
用LINE傳送






















◆首例3D複製死者手指紋解鎖手機
◆美國太空葬實錄
◆一個婚禮一個葬禮同場辦彌撒


COPYRIGHT 2009‧本站所有圖文皆受著作權法所保護‧轉載請註明出處
E-MAIL:service@sycy.com.tw